山西省晋商文化基金会为了更好地传承晋商文化,弘扬晋商精神,启迪后人发奋图强,更好地建设山西,再铸晋商辉煌,依据本基金会规划,决定启动《晋商史料》编撰工程,面向社会征集晋商历史史料。
一、晋商史料征集的意义与目的
晋商肇端于夏商,鼎盛于明清,在中国乃至世界金融贸易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跌宕起伏的创业与发展历程,映射出中国社会在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历史背景。特别是明清时期,晋商能在中国商界独占鳌头,独领风骚五百年,在世界商界具有重大影响,充分彰显了山西商人重商立业、诚信义利、不断创新、同舟共济的商人精神,历史上的晋商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珍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城镇化的步伐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观念快速的发生变化,以前晋商建造的店面商铺、庙宇院落以及一些标志性的建筑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损毁拆除,人们日常的生产工具与生活用品也在不断地更新淘汰。因而,尽快地保护晋商遗迹、晋商文物,记载晋商人物及其行规号规、经营理念、商业伦理、处事哲学以及创业的故事与发展的轨迹,就成了我们这代人责无旁贷的责任与义务。
晋商文化研究已有百年的历史,无数学者与专家经过艰难的调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些研究机构也曾组织搜集、整理、编撰出版过一些史料书籍,但还有很多史料流散于民间或收存于史学家、收藏家手中。为了进一步挖掘、搜集、整理、出版晋商史料,我们决定启动“晋商史料工程”,面向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征集相关史料,出版一套权威的大型晋商历史资料,为后人留一部完整系统的晋商宝典。这项工程也是为晋商学者的晋商学研究、为企业家的晋商文化产业的开发创新、为以晋商为题材的文学艺术创作提供真实的原始素材,更为子孙后代保存值得永久珍藏的历史文物提供重要的依据。这是一项惠及千秋的巨大工程。
二、晋商史料征集的范围与内容
时限:本次征集山西商人及其商业活动历史资料,时间上至上古时代,下至新中国成立后的1956年,即到国家对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之前。重点是明清到民国的晋商史料。1956年以后的史料,另行安排。
内容:包括山西商人及其商业活动遗迹、建筑遗址、文物及有关记载晋商经营活动及社会文化活动的碑刻、札记、商业用书、账册等原始遗存、实物图片或文字资料。具体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25个类别(详见晋商史料规划)。
三、《晋商史料》编撰出版计划与征集期限
《晋商史料》作为一部完整系统地记载山西商人自古以来经商活动的史书,时间跨度大、涉及面广、内容庞杂,要求文字史料与实物图片史料兼收并蓄,并能客观翔实地反映历史原貌。故晋商史料拟分别时序、地域、专题分上述二十五个类别进行编辑出版。根据各类史料的多少,按内容分册编排。“晋商史料工程”计划五至八年完成,力争五年内完成。
四、稿酬
(一)本次征集的史料,为原始书稿文件、历史文献抄录整理稿、口述史料、实物图片及相关文字说明。
1.原始书稿文件是指明清到民国学者研究晋商专著与商人著作、日记、札记、商业尺牍等原始书稿、手抄稿。
2.原始文献资料指商号章程、合约、账簿、号规、票据、信函、政府政策训令、碑文、楹联等晋商遗存的文字资料。
3.口述史料指老商人回忆录、老商人儿孙的回忆录或者当代人调查访问记录等。
4.图片资料是指历史照片、图片和当代人拍摄的原始实物照片。图片资料必须附有相应的文字说明,包括名称、收藏地点、实物大小(尺寸)、特征、当时用途等相关信息。
(二)史料整理编纂者一经采纳,基金会将根据其史料价值,支付相应的稿酬。并在出版时注明整理编纂者的姓名、职务、职称及所在单位。
(三)征集史料付费标准
五、联系方式
单位:山西省晋商文化基金会编辑部
地址:太原市长风西大街1号,丽华大厦A座21层
联系人:冯鸿周
电话:0351-6819910 0351-6819928 13703518491
邮编:030021 邮箱:sxjinsh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