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是明清晋商的重要源头”。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相比晋中,临汾与运城对晋商的研究却非常滞后。为此,“平阳商人研究”课题被列为临汾市2017年启动的“平阳记忆”文化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应课题负责单位山西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邀请,8月30日,山西省晋商文化基金会会长李茂盛、理事长王谨、监事王建新及晋商学者们参加了“平阳商人研究”课题座谈会。座谈会在山西师范大学学术会议中心第二会议室举行。山西师大历史学院副院长张焕君教授主持了会议。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挖掘平阳商帮史料,传播晋商文化,各抒己见,对课题研究提出好的思路与建议。
晋商文化基金会会长李茂盛认为,开展“平阳商人研究”课题要有开放的思维和深入研究的精神,对史料的掌握要准确,特别是数字要精准,同时,研究区域不能仅仅局限于临汾市,应扩大到整个晋南。他建议设立专门的“平阳商人”研究机构,以保证这一研究项目长期深入地开展下去。李茂盛会长还表示,晋商文化基金会将全力支持课题研究。
晋商文化基金会理事长王谨说,“平阳商人研究”课题为临汾市晋商文化研究的深入开展开了个好头,希望此课题能弥补晋商文化研究在临汾的缺失,从而进一步提升临汾城市文化的影响力。
晋商文化基金会监事王建新说,“平阳商人研究”课题不仅有趣,还极有价值,更有意义。
晋商文化基金会学者赵广荣建议研究团队要从典型人物、典型行业入手,注重细节的挖掘,以此引伸出临汾商帮的整体发展轨迹。
晋商文化基金会学者刘惠春借助目前已有晋商课题的编写经验,建议在“平阳商人丛书”的编写中要注意人物关系表述的统一、年代记录的规范,以及人物称谓的准确。
临汾市文化局梁晓玉主任说,“平阳商人研究”是挖掘临汾特色文化的重要工作,临汾市政府对此非常重视。
山西省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张维东以“茶商经营路线”为例,建议“平阳商人研究”丛书的编写要注重重要人物、经营路线、经营货物,以及与其他商帮之间的关系。
临汾市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宁波提出,平阳商人经营模式呈多元化,课题研究要将平阳商帮与万里茶路、丝绸之路联系起来,同时,要重视挖掘民间收藏的有关平阳商帮资料。
山西师大仝建平教授介绍“平阳商人研究”的资料收集情况时说,现存资料十分丰富,包括碑刻、方志、谱牒、账簿、书信、歌谣及杂抄等等,它们是晋商研究中的一座富矿。
听取各位专家学者的建议后,张焕君教授表示研究团队将从基础资料的整理开始,一步一步深入研究,并对晋商文化基金会给予的支持与鼓励表示感谢。他说,有了山西省晋商文化基金会的扶持,有了临汾市文化局的支持,有了各位专家学者的帮助,研究团队对课题研究更有底气,并充满信心。
参加座谈会的还有山西师大戏剧与影视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姚春敏教授、历史学院博士李常宝副教授、鲁靖康副教授、冯永明讲师,以及该校历史学院、戏曲与影视学院的部分博士和研究生。
与会专家学者合影留念